新聞資訊 News
金融教育宣傳周 | 保障金融權益 助力美好生活
來源:未知 作者:hfwhzx發布日期:2025-09-10 10:27
導讀:什么是非法金融活動? 非法金融活動,是指違反國家法律法規,未經批準或超出許可范圍,從事金融業務或提供金融產品或服務的行動。非法金融活動破壞金融秩序,損害消費者合法權

非法金融活動,是指違反國家法律法規,未經批準或超出許可范圍,從事金融業務或提供金融產品或服務的行動。非法金融活動破壞金融秩序,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,具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。
非法金融活動的常見形式
1、非法集資類詐騙
“現在銀行理財太低了,我這里有固定收益的內部理財產品,每月高分紅,跟著我買就能賺到錢。”
2、保本高收益類詐騙
“我有一個投資理財平臺,專家授課、高額收益、穩賺不賠。”
3、套路貸類詐騙
“如果你急著用錢,我這有無擔保、年利息非常低、線上申請的貸款,通過APP輸入身份證就可以。”
4、區塊鏈類詐騙
“您好,我們是全球區塊鏈研發中心,最近推出“科技幣”,低風險、高收益,只漲不跌,很多人都賺了,買到即賺到。”
5、電信網絡類詐騙
“我是公安局的,您在某銀行前期有未結清貸款,您必須馬上匯款到XX卡,或者提供銀行驗證碼,否則我們將凍結您銀行所有賬戶。”
如何防范非法金融活動
1、如遇以下情形務必提高警惕
①以“看廣告、賺外快”“消費返利”為幌子的;
②以境外投資股權、期權、外匯、貴金屬等為幌子的;
③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高額回報或“免費”養老、“以房”養老等為幌子的;
④以私募入股、合伙辦企業為幌子,但不辦理企業工商注冊登記的;
⑤以投資虛擬貨幣、區塊鏈等為幌子的;
⑥以“扶貧”“互助”“慈善”“影視文化”等為幌子的;
⑦在街頭、商場、超市等發放投資理財等內容廣告傳單的;
⑧以組織考察、旅游、講座等方式招攬老年群眾的;
⑨“投資、理財”公司、網站及服務器在境外的;
⑩要求以現金方式或向個人賬戶、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的。
2、規避非法集資陷阱的“三要、三不要”
①要理性,不要僥幸。天上不會掉餡餅,掉下來的不是“圈套”就是“陷阱”。要堅守理性底線,想想自己懂不懂,比比風險大不大,看看收益水平合不合實際,問問家人朋友怎么看,不要被賭博心態和僥幸心理蒙蔽雙眼!
②要穩健,不要冒險。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,還可能是投資騙局,投一次就血本無歸!要合理評估自身承受能力,審慎確定風險承擔意愿,不冒險投資!
③要警惕,不要盲目。“收益豐厚、條件誘人、機會難得、名額有限”都很可能是忽悠,一定要警惕、警惕、再警惕!多留個心眼兒,絕不要聽風就是雨,盲目“隨大流”投資!